账号:
密码:
撸书斋 > 都市 > 嫡女玲珑 > 第764章 国公至燕州李谢结姻亲(1)
  次日,一些有损飞王府名声的流言在长安传开。
  飞王府的五个庶子女大婚,他们的亲娘却未到场,被休的欧阳侧妃也就罢了,那三个贵妾竟也不露面,整个王府没有一位正经的女主人。李湘操持着大婚的所有事务,但毕竟是王府嫁出去的人,也不能算女主人。
  飞王府是个空架子,穷得叮咚响,五场喜事凑成一场来办,喜宴能吃下口的菜没几道。
  李啸飞在王府听到总管的禀报,气得面色铁青。
  幕僚胡奇笑着劝慰道:“王爷,您莫烦恼,那些小人却不知反倒帮了您的忙,相信用不了多久,您的清誉之名将会传播帝国。您想,若是昨个酒宴奢侈浪费,那些小人必会说您在青州捞了无数百姓的血汗银钱。”
  李啸飞这才心里舒坦些,不过这么年王府没有女主人倒是事实。他斟酌着要不要将一名贵妾扶成侧妃,可是侧妃比不上正妃有威信,许多皇族宗室的重要仪式仍是够资格参加,而且三名贵妾没一个愿意管事。他感叹一声,仍是按老样子。
  李自原在御书房听得几位重臣夸赞飞王节俭办喜宴,心里微喜,处理完国事,去了德熏殿,见到了按照礼仪来大明宫认宗亲的三个庶孙及庶孙媳妇,赐了些珍宝。
  唐皇后见皇族宗室的一些妇人出言为难三个庶孙媳妇,心里有气,将宫宴免了,叫那些妇人出宫。她未糊涂到嫡庶不分,对三个庶孙肯定不如对李秦兄妹好。她倒是对李云胜兄妹好,无奈和泉有嘱咐,不让三兄妹进大明宫。
  李啸飞等着两个女儿大婚三日回门之后,就返回了青州。三个庶子搬出王府,回到县公府住,没几天就带着新婆娘去了军队,害那一大群想打秋风的亲戚空欢喜一场。
  七月中旬,唐厚强夫妻跟着众小来到了燕州。
  李静见到李露很是高兴。两人的感情如同李烟与李弯弯,经过这么多年丝毫未改,这在皇家是极少见的。
  唐厚强已从族长位上退下来,和泉离开长安近一年局势稳定,唐厚强无须在长安坐镇。他已经七十五岁高龄,李自原不想他再为国操劳,劝他与李露安心养老。
  国公府如今有唐虎儿夫妻,唐国强夫妻很放心,想着李静、李烟、和泉夫妻都在燕州,而且离津州大海不远,这就过来定居。唐家在河北道几大城府都有族地、族宅、奴仆,他们想住在哪一处都行。
  和泉、谢玲珑跟何阳正商量决定,将李静、江氏、两大学士夫妻都接回镇东王府,而后盛情邀请唐厚强夫妻,由李云捷三兄妹卖萌撒娇搞定。
  七月下旬的一天,明王、白丽终于从乌城骑灵白雕来了。
  明王头戴玉冠,穿着张扬奢华的暗红色灵绸袍,墨眉将要入鬓,俊美年青的如同二十五、六岁,哪似五十岁的人。白丽一袭绿衣,乌发如云,黛眉如画,常用灵珍珠粉护肤的脸蛋吹弹即破,依然倾国倾城,风华绝代。
  夫妻俩带来了许多礼物,光是给李云捷兄妹的金钢石、珠宝、玩艺儿就装了十二大箱。北寒之地穷是不假,明王却有六个辖地,而且有金钢石矿及前年灵兽新发现的两个宝石矿,白丽又是经着商,夫妻俩的财富是长安时的几十倍。
  众人许久未见明王夫妻,都很激动,便连和泉都满脸笑容不跟明王斗嘴,不过和泉没忍多久,就被明王的话激怒开骂。
  明王是故意惹怒和泉,哈哈大笑道:“我就说臭小子怎么改了性子,原来都是装的!”
  明王精神很好,根本不用休息,洗把脸便来了大厅,几口吃了一个红通通的大灵果,三个小家伙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灵水果请他吃。
  明王瞧着三个小家伙心里特别喜欢,操手将李云英扛在肩上,一手一个抱着李云捷、李云胜。
  李云英给明王喂梨,李云捷给明王喂灵香蕉,李云胜给明五喂灵枣,把明王吃得高兴的差点呛着,见和泉目光不屑,立刻肃容道:“臭小子,我不在燕州,你可曾欺侮小玲珑?”
  谢玲珑笑道:“干爹,您放心,小泉子对我极好。”
  和泉闪电般射出一把抢走了李云英,小声道:“他就知道吃,你别理他。”
  明王未料到和泉当了爹有了辖地,事务繁忙,武功未退反而更上一层楼,凤眸闪过一丝震惊,跺脚叫道:“臭小子,我是英娘的外公,又不是坏人。”
  白丽从和泉手里接过咯咯笑的李云英,亲了一脸蛋一下,目光宠溺的道:“瞧瞧英娘这小模样,多招人爱,跟小玲珑小时候一样。”
  明王道:“十八年前我头回到潭州,小玲珑个子就跟英娘这么高。”又望着左臂弯搂着的李云胜,笑道:“胜郎若是剃了发,跟臭小子十岁时一样。”
  李云胜惊诧道:“干外公,我爹爹十岁个子与我一般高?”
  明王一怔,转而仰天大笑,高声道:“哟,你们都不知道,你们娘没说过?那你可算问对人了,你爹小时候个子极矮,他竟长心眼了!来,我带你们去那边说,你爹……”
  众人瞧着和泉嘴角直抽,均是忍俊不禁。三兄妹先是打量和泉,又去望着谢玲珑,见她笑而不语,那就是真的。
  白丽笑道:“明哥,别给孩子说这个。”
  明王得意洋洋笑道:“我说的都是实话,臭小子十岁之前吃饭还够不着桌子。”
  和泉低喝道:“胡说八道!我个子是不高,倒没有那么矮。”
  明王叫道:“你在护国寺当小和尚,比同龄的小和尚个子都矮,哪回用饭都是踮脚坐上长凳,我瞧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