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撸书斋 > 玄幻 > 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 好几个盒饭
  池春华被长者庆林大长公主宣布了一个字“子成”——据知情人士讲,这个字是顾益纯代写的。听到的人都说好,当然,顾益纯取名字是有一套的。郑琰看着一身正式的装束,显得她那犹带一丝稚气的脸比平时成熟了许多,心下感慨:长大了啊!
  作为池家主要社会关系人之一的郑瑜精精神神地参加了外甥女的及笄礼,她很好地继承了郑家的基因,特么生的全是儿子,唯一的一个外甥女在她那里就格外地稀罕了起来。待听杜氏所言,蓦地也心酸了起来:“我出门子那会儿,她还没春华大呢。”总是担心爹娘上了年纪,教育小妹会吃力。
  陪着杜氏喜极而泣了一回,郑瑜劝解道:“您老先省一省这眼泪,还有春华出门子、长生娶媳妇儿这一些儿的事儿等着您开心地哭出来呢。”
  杜氏被她逗得破涕为笑,拍了她一巴掌:“你们姊妹俩都不是省心的!”
  一场笄礼,以庄重开始,以喜气结束。池春华郑重谢过所有来宾,进退有度,言辞可亲。庆林大长公主慈爱地抚着她的头顶:“甚好!甚好!”及至顾彝,池春华虽则在众人目光中粉面含羞,行止间却是大大方方。顾彝开心于未来的媳妇不怯场,亦是大赞。
  杜氏的心放回了肚里,又与郑瑜嘀咕着:“春华的嫁妆不知道备得怎么样了。”
  郑瑜小声道:“有七娘那个小钱袋子在,这个还用咱们操心么?我早备下添妆了,这二年每有适合的就往里头加。”
  杜氏道:“你也是胡乱忙,尽心备一些就好,难道还指望着你这些?你该把家里几个孩子的娘子给早定下,把他们的娶妻钱备下了才好。”
  郑瑜道:“哪有几个要定的?只余阿崧了,阿琰已见过阿悦。”
  “刚说能放心了,你们俩又惹我生气!这事须不是阿悦能做得了主,休要把人家架到墙上去!她看你们的面子,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他们家里,还是要相公和夫人点头。”
  “就是先问一问,阿悦不嫌弃了,才敢与李相公说。否则,也就不用问李相公了。”
  “这才是道理。不对!你夫家人知道么?”
  “我与孩子爹商议过了,他答应了,家里他去说,已是差不多了。”
  母子俩几句话的功夫,郑琰那边已经收拾开宴了。宾主坐定,各安酒食,男一处女一处。又是喜事,又进行得顺利没有变故,内外的氛围都挺好。原本这及笄礼主要是女人的仪式,但是依然不乏有男宾,为的就是及笄二字的含义——可以嫁人了。
  闻风而来的人家里,如果有觉得合适的,男性家长就可以向女方家长提出联姻要求了。当然,没有那么寸就赶在这一天的,除非是事先排演好了的。总归是个风俗啊,要不然你闺女成年礼当爹的不能不出现,一出现了,除了你就全是一群妇女,这真是情何以堪啊!为了不让池脩之喊出“情何以堪”,这一天郑琰请了许多人男客来陪郁闷的准岳父,连准女婿也捞来给他出气用。
  外面蒋昭被堂兄弟、族兄弟又有一班年轻的同事们挨来蹭去,挤眉弄眼笑得很猥琐地暗示——你未来娘子成年了,你要娶媳妇儿了啊~
  还有小声趴他耳朵边儿说:“听说这位郡君样样出色,你小子福气不小啊……”
  说到一半儿,发现蒋昭僵着个脸,眼睛使劲儿地眨啊眨。一转头,发现池宪黑着张俏脸,阴恻恻地看着他。
  “=囗=!”这小子的表情好可怕!八卦公们头发差点没被吓得竖起来,呼喇喇作鸟兽散。
  蒋昭上前一步,低声道:“他们这也算不得口无遮拦,夸人呢。今天是你阿姐的好日子,你……”表情生动一点啊亲!他们真不是口头上占你姐的便宜,要真是那样,我先怒了好吗?
  池宪向蒋昭展露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微笑:“阿爹叫你呢。”
  蒋昭:“=囗=!”
  池宪算是已经出仕了,也有自己不算小的交际圈子——亲戚、同事、同学一大堆。被一群崇道堂的同学们围着直恭喜,弄得池宪很郁闷:老子姐姐快要去别人家了,很值得恭喜吗?
  当然也有夏律这样的“姻亲”,被同学们推到池宪身边,一群小男生很不厚道地取笑:“你们两家好事亦近。”弄得池宪脸也黑不下去了,不好意思地跟夏律挤在了一张坐席上。
  所以说,性别为公的生物聚到一起不论年龄大小,都会透那么一点点猥琐的气息,长得再可爱再正太,也脱不了这个规律。
  ————————————————————————————————
  春华生日在冬天,一点也不影响这个及笄礼透出的大红色的喜庆气息。顾彝打定主意开始与郑琰准备婚姻流程,别的不说,日子可以先择卜一下的,别两年之后现定日子,发现吉日不好选,这就坏大了。郑琰自己,则平生第二次做媒婆,准备登李幼嘉家的门,为外甥吴崧求娶李幼嘉的孙女儿李仲芳。
  说来这事,也算是门当户对了,两家都是土鳖,都是长子家的子女。李幼嘉是宰相,吴熙也是京兆,两家的政治立场还有点关连,吴崧的母亲还是李幼嘉老领导的女儿。再算是李莞是郑家媳妇,这门婚事怎么看怎么合适——只要李家不打着其他的算盘,比如送女入宫、嫁入宗室、嫁入世家,吴崧就再没啥好挑剔的了。
  郑琰特意选了个李幼嘉在家的时候,事先预约递了帖子。这样郑重其事,把李家给惊了一下,李幼嘉不由在猜:“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郑悦心知是为了什么,她是愿意把女儿给吴崧的,不说别的,好歹是知根知底。有什么事儿,郑悦能直接跟郑瑜沟通,也不怕把话说得太明白。换个人家吧,李家脱胎郑党,是比土鳖还不如的草根,这沟通都有点困难哩。小姑子李莞在郑家过得很不错,想郑瑜的家教也会好,孩子遇的糟心事少,这是最主要的。
  郑琰向她提的时候,郑悦二话没说就应了:“我是极乐意的,郎君那里,我亦可说,只是……”
  “李相与夫人处有我,你只作不知罢。以免显得你先作了主张。”
  瞧瞧,多有担当,郑靖业教导出来的风格,一直就这样不会把小弟扔去当炮灰。就算是承郑琰的人情,郑悦也会答应这件事情的。拍着良心说,郑相一家几代,对郑安国系真是没的说。
  在李家上下有些紧张的时候,郑琰也是略紧张,她虽然是第二回做媒,也是业务不太熟悉。第一回还是很小的时候,觉得庆林大长公主和顾老师很般配,根本没有登门提亲好吗?
  两下见面,看到李幼嘉的脸色,郑琰差点忍不住想笑场,这个……好像办了件奇怪的事啊!“别慌别慌,不是坏事儿,是为郑重。”
  “哈?”李幼嘉一面把郑琰往里迎一面腹诽,郑重啥啊?你也太灵异了,你怎么知道我打算把池脩之推荐去当宰相的啊?还只是打算呢好吗?我一个字没落到纸上,跟你爹都还没提过好吗?怎么也得到明、后年,池脩之过了四十岁再说啊。太早了,让他在宰相位子上一呆二十年吗?二十年后他才六十啊!一般人能在六十岁当上宰相也不算晚了好吗?真要专业从政三十年吗?
  李幼嘉心里狂吐槽,以至于郑琰的头一句话他没听得太真切,呆呆地重复了一句:“为二娘而来?”
  郑琰心说,你难道不该说“何事与二娘相干”吗?只好有点僵硬地道:“正是。”
  李幼嘉终于回过神来,原来不是为了感谢推荐池脩之啊。很顺利地接上了台词:“二娘有什么值得你这样专程跑一趟的?”
  郑琰道:“我阿姐的儿子阿崧也长大了,阿姐欲为其择一好女为妻,她很喜欢你家二娘。”
  李幼嘉呆了一下:“成国公家?”受益于袭爵问题的讨论,吴熙、吴岚等暂时不必降等,还是国公家。
  郑琰道:“正是。我只是这么一说,你们仔细想想,若合适,咱们就定下,若觉有不妥之处,只当我没有说。作亲不比旁的事情,成与不成,都是孩子一辈子的事儿,万不可因一时抹不开脸,弄到不好收拾。”
  李幼嘉痛快地一拍桌子:“这有什么?!吴崧是京兆第三子,又是恩相家四娘所出,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就算想嫁别个更好的,又要到哪里找呢?稍有些什么的人家就做梦想求娶世家女,宰相家的孙女儿,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嫁的。
  “阿崧未入亲卫哩,将来未必十分光鲜。”
  李幼嘉笑道:“不瞒七娘说,便是我这些儿子,有几个能做到九卿?”李幼嘉夫人听到此时方才插口:“这也是我们家高攀了呢,成国公家与国同长,我们家不过是这个老鬼走运,得了恩相赏识才有今日。”
  郑琰道:“二位既然不嫌弃这孩子,我就去向我阿姐回话啦。”又要见李幼芳,李幼芳是常被郑悦带着到池家去玩耍的,见了郑琰也不怯,灿烂地笑着行了个礼。郑琰拉过她的手,端详着:“长成大姑娘啦,及笄必得让我过来。”
  郑悦这时才说:“大娘及笄就累得姑母破费,二娘这又来。”
  郑琰笑道:“谁叫咱们投缘呢。打从我阿爹那里,咱们这些人的缘份就连在一起了。”说得众人一笑。
  师生、故主故吏、姻亲……一层层一代代,利益集团就是这么形成的。一个人不可能做了所有的事情,即使是郑靖业,也需要李幼嘉这样的专业补刀党。
  ————————————————————————————————
  郑瑜得了郑瑜的回话,与吴熙关起门来开了个小会,再去禀了成国公夫妇。两家手脚很快地把事情定了个大概,郑琰作为媒人,也得到了两家的谢媒钱。小夫妻俩都是她的晚辈,她这一转手,又添了不少分赠给两人了。
  春华及笄礼就在十月了,两家放定的程序还没走完,年前顾皇后生下了一个女儿。萧复礼并不觉得有什么失望,哪怕很盼望跟皇后能有个儿子,但是只要皇后不是有不孕不育症,下面接着生就是了。
  萧复礼听信了钱氏所言,传达了钱氏的意思,为长女取名“招娣”。对于这个三俗到爆的名字,郑琰识趣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想当初,春华差点就被起名叫招娣了有木有?!
  郑琰拿这个取笑女儿,池春华默默地道:“娘子挺难做的。”
  郑琰敛了笑容:“人生一世,总有种种为难,你管不了所有的人。娘子自有母家,便是至亲,谁又能替得了谁?你不要想太多,娘子是个明白人,她会走出来的。人哪,总是要长大的,这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哎。”
  “好啦,生能就是件喜事儿,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池春华曼应一声,甩了甩有点忧伤的情绪,挺不舍地挨着郑琰坐了。及笄礼后,她就听到了准备婚事的风声,一想要离开父母过日子,顾彝再熟、保证再多、蒋昭再老实、跟娘家在同一座城里,她还是略觉惆怅。
  郑琰揽着女儿的肩,轻声细语:“不要总想着娘子啦。娘子自有父母家人,人与人之相处,是以心换心,你要不能什么都不顾,比她亲人对她还好,她也能如此侍你,那也就罢了。否则啊,事情做一半,又觉得自己尽心了,又觉得有时候没尽到,又想家里也好,又觉得亏了……还不如不做,免得两头不落好,就这样恭敬守礼,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为难了就不勉强自己。一切随缘吧。”
  皇后是个难做的职业,呆在这个位子上,不能全靠人帮。跟皇后关系好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强悍如武皇,跟娘家哥哥闹成那样,最后还是把侄子弄了来做官做臂膀。你就再帮她,自己还得小心着,一着不慎,李义府、许敬宗下场也不咋地。有这份子小心谨慎的功夫,还不如正大光明地跟着皇帝干呢,名声听起来也好听不是?
  所以说,亲不亲近皇后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跟皇帝的关系铁不铁!
  池春华道:“我知道的。世上无论男女,总是与家人共进退的多。”
  “家人血亲,这都不顾,谁肯信你会为旁人抛头颅洒热血?固有舍小义而求大道者,这又是另一番道理了。”
  池春华认真地听着,有时候会觉得母亲说的话互有矛盾之处,然而两面听着都有道理。这大概就是会说中的“辩证法”了吧?新鲜词什么的,略难记啊。
  就在郑琰对女儿说着“便是至亲,谁又能替得了谁?”的时候,京城里真的发生了一件至亲也无法替代的事情——袁曼道,死了。
  历事三朝,名满天下,正直无私得令人仰视,还为国家养了个好儿子,从一介孤寒士子做到了宰相的袁曼道,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国家又一次少了一个宰相,这等命中注定的事情,真是谁也替不得。
  ————————————————————————————————
  李神策与李幼嘉忙了个焦头烂额,本来就到年底了,皇后生了闺女要庆祝,快过年了要庆祝,年终总结要写,正是需要人的时候。袁曼道一挂,不但工作的人少了一个,连他的死亡都成了一件要办的公务——宰相死了,身后不能寒酸了吧?袁曼道又素得人望,朝廷更得彰其一生德操。
  李幼嘉脸色有点苦,不得不直面李神策:“袁公一生高洁,身后之事不可简,除却一应礼仪,凡撰写墓志也当选才学之士为好。又有,还要拟谥。”
  李神策道:“这并不为过。”他精神不太好,md!真是小看中老年妇女的战斗力了,因为结亲的事儿,周王太妃把他给记恨上了,认为如果不是他搅局,就能给嗣孙把池家大娘给娶了来。这仇结得略冤枉,李神策不堪其扰。然而再刷下限,李神策也不好跟个死了儿子的寡妇多计较,只得忍受着周王太妃每次见面的言语攻击与一些讨厌的谣言。他什么时候吃过这等亏啊?!!!
  李幼嘉续道:“这些朝廷上是做熟了的,以袁公之品德,这谥号想也不会有太大争执,我所虑的是……”
  李神策不太开心地道:“你有话就直说,唧唧歪歪十分娘气。”
  李幼嘉一个倒仰:“我哪句是废话啦?”
  李神策眼皮都不抬地道:“刚才那句就是——说正事。”
  “刚才那句……”李幼嘉默默咽下一口血,“国家事情越来越多,再往前几十年,一个宰相也做多,如今袁公一去,就只剩你我了,你觉得忙得如何?便是我等不忙,朝里怕也有想要上蹿的。到时候究竟要如何收场?”
  李神策凉凉地道:“这有何难?年前总不会有人添乱的,新年一过,我就具本保奏池长安。”
  md!就算你是神仙也不要乱抢台词啊!
  李幼嘉心说,这是我本来打算好了的,你怎么就能这么说出来了呢?本来应该是自己“首倡”,既是为国荐材,又是还了老恩相的提携之恩。李幼嘉还在“秘其事”,准备新年过后来个出其不意呢,没想到袁曼道的死炸出了李神策这尾潜水大鱼,抢了他的工作。
  又不能赌气说“那你说吧,我不说了”,李幼嘉只好苦哈哈地当他的补刀党:“我亦如是想。”想独立自主做一件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
  李神策没耽误时间,抬脚就走,快过年了,忙啊!
  两位李相公完全没有想到,快过年了,熬不过冬天的大有人在——皇帝的亲叔祖卫王,他挂了!
  听到消息,李幼嘉想撞墙,怎么又添了一件丧事了呢?!操办一下已经很坑爹了好吗?现在又来一个,又要起谥号、又要安慰家属。这等宗室长辈去世,生前还很有象征作用,皇帝也要有所表示,这个……新年庆典是不是要略减一点?但是减也不能减太多啊,毕竟是国家庆典。
  还有,卫王故去,他留下的爵位要怎么袭?按照事先商议的,他这爵位应该是降一等再爵,直到他孙子爵到公爵再五世不易,接下来再降等而爵——王爵太多,伤不起啊!
  萧复礼对卫王的死感到非常的哀恸,很快把两位宰相给召了去,商办后事。为表哀悼之意,萧复礼缀朝五日,这年前戴孝的举动,让宫里也跟着心头难过起来。
  光这些还不算,池春华未来的婆家也遭了丧事,邺侯也追随老妻于地下了。李幼嘉办丧事办成了个蚊香眼,十分怀疑最近是不是哪里的风水出了什么问题。喃喃自语地对李神策道:“京城人口多,哪年冬天不死几个人,可这般一块儿在年前扎堆的,也实在太少见了。”
  李神策道:“少见多怪。今年天冷,什么毛病就都来了呗。”
  还真是什么毛病都来了,李神策话音未落,杞国公也挂了。这消息来得挺突然,大家已经习惯了杞国公家三不五时添点乱,什么时候他们不动弹了,还想得慌。杞国公身体也甚硬朗,这突然挂掉,也许是……发生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吧?
  杞国公活着的时候,大家觉得他麻烦,恨不得掐死他,等他死了,连李神策都觉得……似乎是略对不起他。连谥号,李神策都没有毒舌地取个听起来难听的,当然讽刺意味也有那么一点,他取了个“悫”字。比起袁曼道的“忠”字,确实显得有点嘲弄。
  要过年,有丧事的人家眼瞅办不完,该暂停的暂停,该加紧的加紧,还是影响到了新年的气氛。李幼嘉与李神策既要处理旧年总结也要过问新年安排,还要应付纷至沓来的关于未来政治动向的试探,忽然有了一种难兄难弟的感觉。李神策对着李幼嘉,也越来越不毒舌了。
  终于,正旦朝贺之后,李幼嘉对李神策道:“这样不行,老一辈渐次凋零,闲职的故去也就罢了,就怕再有休致的、病逝的,选人都选不过来。咱们早些上表吧,池长安是个能干的人。”
  李神策发狠道:“是得找个年轻强干的!”来当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