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文妈妈做的茄盒色泽金黄,又香又酥,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肉汁,肉香混着茄香,让人吃得停不下嘴。文林琳已经一年多没吃上了,想想就盼着赶紧到家。
文林琳家在上河村,是距离县城最近的村子,半个多小时车程后,便能远远看见树木遮掩下自家二层小楼的一角。
文林琳家就是那种常见的农村别墅,l型两层半的楼房,中间围住一个大院子,正面一楼是堂屋、小客厅和客卧,二楼是三个错落有致的住房,自带独立小阳台,共用一个公共走廊,楼顶只搭了个棚子,方便用来晒东西。
侧面只有一层,就是一个大厨房,文林琳他们这地方,农村都是在灶台旁吃饭的,她家即使后来重新装修了,也没把餐厅单独分隔开,就是一个大房间,一半是洗菜盆切菜处灶台,一半摆桌子是餐厅。
屋后是一块菜地,一片小青菜旁边爬着的是丝瓜藤,靠近屋檐的地方种着黄瓜、西红柿,角落里藏着几个南瓜,还种了点葱蒜辣椒。
“妈,我回来了。”文林琳拉着行李进院子大声喊道。
文妈赶紧招呼女儿:“瘦了瘦了,快去洗手,吃两个茄盒填填肚子,锅里还炖着鸡汤呢。”
文林琳上前搭了把手,拿碗拿筷,招呼文爸别急着把她的行李搬上楼,先吃饭,一家人围坐着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晚饭。乡村的夜晚安静,旅途疲惫的文林琳早早地睡下了。
第二天文林琳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在床边摸出手机一看,喔霍,快10点了,好久没睡得这么安心了,把脸埋到被子里深吸一口气,嗯,阳光的味道,肯定是妈妈昨天刚晒过被子。
文林琳睡在二楼南边的卧室,起床下楼一看,爸妈早出门上班了,蒸锅里留给她的两个花卷尚有余温,文林琳站在院子里啃着花卷琢磨这自己的种田大计。
文林琳老家上河村属于山地、丘陵地势,不适合机械化种植,村里大部分种的都是柑橘柚子柿子之类的果树,文林琳家里的不到4亩地之前租给别人种砂糖橘了,这两年疫情影响,水果滞销,老板就没续租,现在家里的地还闲置着。
文林琳琢磨着种点杨梅吧,杨梅这种水果他们这地方种的人少,价格不错,实在卖不出去还能二次加工,做成杨梅酒杨梅酱,她有金手指加成,问题不大。
说干就干,文林琳去市里北郊的种植基地转了一圈,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这地方种杨梅的少,杨梅果苗卖得都不便宜,而且基地里的杨梅果苗品种太少。
文林琳琢磨着这批杨梅如果买不出去,那得是家里人自己吃的,所以好吃是最关键的。
来基地之前她就查过资料了,目前常见的杨梅品种就有近20个,市面上最走俏的,普遍认为最好吃的是荸荠种和东魁种,这两个品种的杨梅个大核小、色美味甜,是杨梅里当之无愧的王者。但种植基地没有这两个品种的树苗。
文林琳打开万能的淘宝,搜索杨梅果苗,货比三十家,还让店家发实拍图,最后买了100株四年生的当年结果的果苗。
当天晚上吃饭时,文林琳假装不经意地提起:“爸,妈,我看家里地还空着,就买了点杨梅苗种着玩,等夏天的时候吃杨梅。”
文爸文妈不知道自己女儿买的是亿点点杨梅,随意点点头,这话题就过去了。
现在快递业发达,杨梅果苗走物流三天就到县城了,文爸帮忙去拉货时,才发现自己女儿买了100株果苗,为此文林琳被文爸文妈轮番教育念叨了一整天,但买都买了,还能咋地,种呗。
杨梅种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在地上挖个坑,往坑里撒点配好的基肥,把杨梅苗往里头一种就完事了。趁着文爸文妈周末休息,一家三口一个下午就把一百株苗给种好了。文爸文妈看着种好的杨梅苗,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看天气预报明天后天连续好几天都是阴雨天,暂时不用浇水,夫妻俩为了方便上班也回县城住了,交代女儿锁好院子门。
其实文爸文妈两人都在县城工作,文林琳上小学时就在县里买房住了,村里的老宅只有逢年过节祭祖时回来住,但三年前疫情突如其来,文爸文妈被困在一百来平的商品房里一个多月,人都憋疯了。
解封后文家第一件事就是装修老宅,搬回村里住,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三年疫情反反复复,文爸文妈把老宅后面的菜园子都种满了,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
文爸文妈回到县城时已经不早了,收拾收拾就该睡了。
文妈躺在床上想想还是不放心,推了旁边文爸一把:“睡睡睡,把你女儿一个姑娘家丢在老宅你也放心。”
文爸囔囔道:“那不是要上班嘛,琳琳又不愿和我们回来。”
说起这事文妈又有点气:“那死丫头种了杨梅,就心心念念地在老宅呆着,看着她的杨梅树。”
文爸也犯愁:“虽说是老宅,乡里乡亲的,村里这些年治安好,确实没出过事,但她一个姑娘家家自己住老宅,不太安全啊。”
文妈突然想道:“要不养条狗吧?”
文爸觉得这个注意不错:“对,养条狗看家护院,等杨梅熟了,还能守杨梅。”
文爸想了想又补充道:“看家护院不能要宠物狗,我明天去问问哪里有好点的土狗。”
这天傍晚,文爸文妈送了两只狗崽回来。
“原来土狗小时候长这样的啊,还挺可爱的。”这天傍晚,文林琳看着狗崽感叹道。
只见一个纸盒里面装着巴掌大的两只小狗崽,圆头圆脑的,两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文林琳看,文林琳一看就喜欢上。
文林琳之前听老爸说要给她寻摸只土狗看家护院,她还有点嫌弃,她以前的同事有的养金毛,有的养萨摩耶,有的养哈士奇,难道她要做第一个养中华田园犬的。
现在把狗崽捧在手里,小狗湿漉漉的舌头舔了一下她的手指头,她的心都化了,觉得再贵的狗都比不上自家的小土狗。
自从养了两只小狗崽,文林琳的生活更充实了,她自家一个人随便吃点什么都行,现在她得考虑两只小狗吃的,而且狗狗还小,吃得有营养才能好好长身体。
两只小狗崽的名字文林琳想了很久,作为起名困难户她翻了字典,查了百度,起了两个文艺的名字:茹黄、银霜,她兴冲冲地叫了半天,两只小狗崽理都没理她,根本不觉得这两个名字和自己有关。
文林琳没办法,抱着两只称了称重,毛色偏黄的那只重一点,就叫大黄,另一只毛色偏白的叫小白,这名字教了两次小狗就有回应了,文林琳一叫“大黄”“小白”,小狗崽就欢快地跑到她身边。
文林琳没好气地点点大黄小白的脑袋:“山猪吃不了细糠,那你就叫大黄了,你就是小白了。”
大黄还以为主人在和它玩,摇着尾巴欢快地叫了两声,小白歪着脑袋看了主人一眼,往地上一趴一翻身,露出圆滚滚的小肚子。
“啊啊啊,这也太会卖萌了吧。”文林琳没忍住摸了摸小白的肚子,抱起来吸了一口。
文林琳的种地养狗生活,就是每天7点起床,吃完早饭,趁太阳不大带着狗子逛自己的杨梅树,浇水施肥修枝丫,中午吃个饭小睡一会,下午整理自家菜园子,有集市去逛逛集市,忙完了就看看书刷刷视频。
就这样文林琳过上了畅想中的田园生活,忙里有点闲,累里有点乐。
第3章 第三章杨梅熟了
在文林琳的精心照料下,杨梅一日日地成熟了,这天文林琳摘了颗红透了的杨梅尝了尝,核小肉厚,酸甜可口,好吃。
估摸着成熟的杨梅摘了能有一篮子了,文林琳赶紧打电话给爸妈,叫他们回家吃杨梅。
文妈捏着一棵杨梅夸了又夸:“这杨梅好啊,比我在市面上买的杨梅都好吃,酸酸甜甜,杨梅味十足。”
文爸埋头吃杨梅,根本不说话,只顾着频频点头认可。还是文妈拦住了他:“别吃太多了,伤胃,饭后再吃。”
文林琳摘杨梅时就吃了不少了,这会慢悠悠地说:“爸,明天去地里,现摘的更好吃。”
文林琳想着这批杨梅,家里人吃点,亲朋好友送点,还要寄点给前同事小钰姐,前房东林姐,剩下的也不少,还是要找销路。
先把淘宝店开起来,再去县城超市、酒楼转转找出路,她这批杨梅不错,不甘心低价卖给水果贩子,零零散散地卖又太麻烦了,最好来个大顾客一口气包圆了。
正当文林琳满县城瞎逛,琢磨杨梅销路的时候,上京一栋别墅里正有人对她的杨梅赞不绝口。
正是文林琳的前房东林姐,文林琳为了感谢林姐爽快退押金,还带了一群闺蜜市价收了她不方便带回老家的花花草草,特意寄了一箱新鲜杨梅给她尝尝。
林姐接到顺丰的电话时还在商场和闺蜜逛街,傍晚回家时顺手把杨梅提回家,打开包裹,一股清香的杨梅香味扑鼻而来,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箱子里的杨梅又大又红,看着就有食欲。
林姐捡了一盘子杨梅过了过水,抱着盘子就吃了起来。
林姐的老公罗志成罗总一进门就看到自家馋嘴老婆,抱着盘杨梅站在厨房里就吃起来了,他好笑道:“好吃得都走不动了啊。”
罗总走过去捏起一颗杨梅,丢进嘴里,杨梅汁在嘴里爆炸开来,满嘴的杨梅清甜味,好吃得罗老板眼睛都眯了起来,摇头晃脑地夸道:“好杨梅,在哪买的,多买点。”
林姐瞪了罗总一眼:“先去洗手再吃,”接着回答道,“不是买的,是小文送的,就是之前我买金桔的那个租客,她辞职回家了,这是她家里种的杨梅,真好吃。”
“还有多的吗?给我拿一点。”罗总吃着杨梅说,“老石来上京了,我们几个兄弟今晚聚一聚,我回来拿上之前出国玩买的那瓶红酒。”
罗总年轻还是小罗的时候,和村里几个兄弟一起搞了个建筑队,创业刚起步时缺人手,林姐还在工地上帮忙做饭。
当时为了赚钱,建筑队什么脏活累活小活都接,他们肯吃苦也正好赶上了时代的红利,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小罗接手的工程也越做越多,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公司越做越大,从小罗变成了罗总。
直到时代变化大资本入局,房产被资本家玩成了金融游戏,用来收割韭菜钱生钱。
罗总他们觉得搞资本搞金融搞不了,商量商量就把公司买了钱分了,做点小生意或者干脆退休收租养老得了,林姐现在收租的几栋楼就是当初他们自己建的。
罗总口中的老石大名叫石传光,是罗总当初从村里带出来的几个兄弟之一,脑子灵活会办事。
拆伙后石传光看好南方的发展,去深洲郊区拿了块地,开了个当时很新潮的高尔夫俱乐部,谁也没想到深洲发展得那么快,当时的郊区现在变成了高新区,周边都是新兴产业园,石老板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俱乐部会员门槛都变高了。
林姐听到是曾经的合伙人老石来上京了,一边捡了一篮子的杨梅,一边说道:“这杨梅真不错,老石难得来一趟,带去给老石尝尝,你少喝点酒啊。”
罗总拿着酒提着杨梅出了门:“好,知道了。”
罗总出门不到一个小时,林姐就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老婆,你问问送杨梅那租客,她家杨梅卖完了吗,老石他看中这杨梅了,想在他那俱乐部添个果品,价格好说,老石不差钱,哈哈哈。”
林姐隐隐约约还听到电话老石的抗议:“你这老家伙。”
罗总回到家还和林姐抱怨,国外大价钱买的葡萄酒,还没一篮杨梅受欢迎,下次出国玩不花这冤枉钱了。
就这样,文林琳在县城瞎晃悠,还没摸着门路,就天降大老板,她家杨梅有销路了。
三天后,文林琳在县城高铁站接到了石老板,带石老板逛了杨梅林,亲手摘了杨梅吃,聊了聊杨梅的种植过程。
文爸文妈觉得自家女儿长大了,生意的事没插手,但石老板远道而来,文爸亲自下厨请石老板吃了小鸡炖蘑菇,清蒸鲈鱼,地方特色菜扣肉,自家种的小白菜,南瓜,西红柿,自家腌的黄瓜等小菜,吃得石老板头也不抬,嘴里说的全是好吃。
不得不说和老板亲自谈的好处就是他能直接拍板,石老板开的是高级俱乐部,愿意为了提升一点点口感花大价钱,直接开出了50元一斤的高价。
这里离深洲不远,走高速不到6个小时,俱乐部安排送货的车,杨梅当天摘当天送,保证新鲜。
石老板吃完饭就急急忙忙回深洲安排人手,约定两天后送第一批货试试,而文林琳也忙起来了,对杨梅树的浇水施肥更用心了,还要准备大量采摘杨梅的工具。
约好拿货那天文林琳起了个大早,天还蒙蒙亮时就开始摘杨梅,忙了一早上,摘了两大筐杨。
9点多两个小伙子开着一辆小货车跟着导航拐进来了,石老板给的价高,安排的来拿货的人要求更高,两个人愣是一颗颗杨梅地选,小了一点的不要,颜色不够艳的不要,外表有一点点破损的也不要,两筐杨梅硬是挑剩下半筐。
文林琳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好杨梅被他们挑挑拣拣,脸色都快变了,但石老板给钱爽快啊,这边货还没上车呢,10万块订金就到账了,约定好月底结尾款。
看着手机银行里热乎的六位数转账,文林琳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还热情地招呼两个小伙子留下吃午饭,但他们急着送货,拉上杨梅就赶紧回去了。
文林琳哼着小曲继续处理剩下的杨梅,还打电话叫文爸买鸡买排骨,今天吃杨梅宴。
晚上一家人喝着杨梅汁,吃着杨梅鸡,啃着杨梅排骨,文林琳打开手机银行,给爸妈炫耀刚到账的订金,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计划。
“这批杨梅挑剩的不少,零零散散卖新鲜的太麻烦了,我打算做杨梅蜜饯,杨梅酱,杨梅酒,能存放地久一点。”
“我之前开的淘宝店用上了,杨梅蜜饯、杨梅酱都可以挂在网上卖,还可以送亲戚送朋友送同事,这批杨梅能赚不少。”
“爸,隔壁村是不是有一家做了十几年的酒坊,你把地址发给我,我明天去买一批酒回来酿杨梅酒,过年时可以喝杨梅酒。”
“妈,你吃这个杨梅排骨,我看着网上的教程做的,酸甜不腻,和县里大饭店有的一比,我做饭还是可以的嘛。”
“哎呀,这批杨梅卖得那么好,等忙完这一阵钱收回来,我们一家人可以出去好好玩玩,放松一下,你们想去哪里玩?”
……
文林琳没喝酒但觉得自己有点晕乎乎的了,她第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赚了钱,有点飘飘然。和每天上班细水长流地攒钱不一样,自己种下一棵树看它开花结果收获,有一种质朴的满足感。
文林琳也不知道是因为血脉觉醒的影响,还是华夏百姓深藏的种田基因,自从她回到老家,开始种杨梅,不用每天掐着闹铃起床,不用处理人际关系,不用担心工作中犯错被责怪,不用内卷,她觉得好幸福。
其实人人都知道自己当老板最好,但大部分人都在打工,而不是自己创业,还不是因为自己创业风险大,网上还有段子说,一个富二代吃喝玩乐谈恋爱怎么花钱都没事,就怕他太有上进心自己创业,上亿家产都不够赔的。
文林琳也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不是觉醒了神农血脉,她也还在老老实实上班拿工资。回家种一块地,过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谁不向往,但刮风下雨冰雹虫害,种田不是那么容易的。
凭着金手指,文林琳才有底气回老家种杨梅,但她也只敢在自家地里试试水,直到这批杨梅真的卖出去,她才真正放下心来,等这批杨梅卖完,她就能做更多事了,比如扩大种植面积,比如包山。
第4章 第四章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