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撸书斋 > 武侠 > 名侦探柯镇恶 > 第468章 天下一统,祖龙翻身
  扎木合死亡的消息,最后还是孟珙从北边获得,然后传入了蜀中,那已经是一个月后。
  跟信使几乎同时到来的还有朱子柳与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经过介绍,柯镇恶才知道这人竟是大理皇帝段智祥的儿子段祥兴,也就是一灯大师的孙子。
  原来大理灭国的消息终究传到了桃源。
  得到消息后,饶是一灯大师的心性,仍旧忍不住悲伤,遂同三位弟子一同回了一趟大理。
  那时霍都主力在乐山,四人设法救出了被软禁的大理皇帝段智祥、段祥兴父子藏身于天龙寺中。
  段智祥的妃嫔被蒙古人糟蹋,段智祥自觉无颜见人,直接剃度出家。一灯大师便在寺中宽慰他。
  渔耕读三人见蒙古人占据大理之后,不知教化,肆意掠夺,大理百姓民不聊生,便想要拥立段祥兴登基,招揽旧部,将蒙古人赶出大理,顺便也为樵夫古青山报仇。
  不过这个想法却被一灯大师否定了:“家国覆灭,是段氏失德,已经不配再当大理的主人,以后段氏子孙还是本本份份做普通人吧!”
  段祥兴有些不甘心,道:“就算不当皇帝,母后的仇也是要报的!”
  “冤冤相报何时了!”一灯大师叹了口气,见孙子眼神执著,便不再阻止,“也罢,既然你想做,便去做吧!”
  于是四人便分头行事。
  渔夫原本是大理的水军都督,农夫是禁军总管,便分头往各地招揽旧部。
  朱子柳则陪着段祥兴来到蜀中,寻求援助。
  如今蜀中共有兵力十二万,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整编,众将皆有心出蜀追杀蒙古人。
  特别是原蜀中将领,好多好友亲朋死在了蒙古人的屠刀之下,都想要报仇雪恨。
  入境蒙古人虽退出蜀中,但从大理到蜀中这一路上还有许多据点被蒙古人占领,若不拔出,日后蒙古大军卷土重来,这些都将是他们沿途有力的补给点。
  如今大理国前来求援,众将皆觉得时机已至。
  于是商议后决定,留四万大军防守蜀中,余下八万大军齐出,前往大理。
  霍都征大理,自己本部兵马五万,藏地诸部共出兵三万,术赤麾下又有五万,共计十三万大军。
  在攻打大理以及后续征伐周边各部落时陆续折损两万多,但是因为大理投降,所以又补充了四五万人,加上收编了周边少数民族武装势力,人马共计十六万,是华军的两倍。
  不过好在精锐的蒙古战士只有七万多,不到八万了,其余大理和乌斯藏贵族士兵战力都一般,又岂是大理降兵,战意极端底下,只比蒙古人抓捕的大理奴隶稍强一点。
  因为蒙古人对待占领之地多以掠夺镇压为主,各地叛乱不断,又岂是在渔夫和农夫开始招募旧部之后,各地义军纷纷聚集,就连归降蒙古的大理士卒也开始纷纷倒戈。
  所以蒙古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只有蒙古本部兵马和乌斯藏贵族兵,以及几个少时民族部落武装,加起来刚十万出头。
  更关键的是,霍都在回去继承汗位的时候又带走了一万亲卫,留在这边的蒙古主力只剩下了六万,总兵力不足十万。
  至此从兵力上看,蒙古军已经不占优势了。
  只是霍都征伐大理,乃是想要以之为跳板,图谋中原,否则最好的选择是大军撤出大理,返回乌斯藏。
  霍都也明白,自己带走一万亲军,大理这边的局势可能会受挫,所以临走前下令,蒙古士兵收缩兵力,主力驻守在大理城,凭借着龙首关和龙尾关应该能够支撑到他即位后归来。
  那时候他继承了汗位,能够指挥的人马更多,必定能够打入蜀中,威慑中原。
  只是他到底还是小看了华军。
  这次柯镇恶带入蜀地的都是他亲自训练,精通山地特种作战的精锐,而南希仁统帅的五万大军中有五千重甲步兵,五千火器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又有朱子柳、段祥兴亲自带路,一路收复失地,一个月不到便杀到了大理城。
  大理境内各城纷纷响应,渔夫农夫二人也带着招募的五万大理义军与华国援军会师。
  开元三九二五年,一月,柯镇恶趁着夜色潜入龙首关,打开关门。
  龙首关被破,十三万大军攻占大理城。
  蒙古大军死伤惨重,最后只有三万蒙古兵以及少数乌斯藏兵逃出了大理。
  溃兵在拔都的指挥下退回澜沧江以西,据地利而守。
  大理全境皆复。
  朱子柳等人准备拥立段祥兴登基,柯崇风却私下里对段祥兴说:“你如果当了大理国皇帝,我们华国大军自然会撤回蜀中。大理经历战乱,人口锐减,总兵力不过五六万,蒙古人这次吃了大亏,等霍都继承汗位,必然帅大军复仇,到时候蜀中的军队恐怕来不及支援。”
  段祥兴自然能够听出话中威胁的意思。
  华国立国不过四年,但野心已经完全显露出来。荆湖、汉中、蜀中,华军所过之处,基本都会并入华国版图。
  若是柯崇云在此,考虑到与一灯大师的关系,多半不会生出取大理的心思,但是柯崇风却没有这个顾虑。
  大不了回去被大哥骂一顿,况且这话本就是离开锦官城时,冯蘅偷偷示意他说的。
  他相信以父亲柯镇恶的本事,多半也是知道这回事的,他既然没有来阻止,便说明,柯镇恶自己也是同意这么做的。
  事实正如柯崇风所想,柯镇恶的确是同意将整个彩云之南并入华国版图的,在别人眼中,这是侵占他人国土,而在柯镇恶眼里,这其实是统一。
  不过碍于与一灯大师的关系,他不方便开口,冯蘅也了解自己丈夫,所以便让儿子出这个头。
  段祥兴将此事与一灯大师和朱子柳等人说了。渔夫和樵夫自然义愤填膺,朱子柳心中虽然不喜,但总归没有说什么。
  一灯大师却道:“大理段氏统治大理数百年,享受百姓供奉,却没能保护好他们,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也好,我观华国之政,善待百姓,这也是百姓之福。”
  一灯大师笃信佛法,待人真诚和善,讲义气,从为人上来看是个好人,但作为皇帝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时常因为闭关练功,长时间懈怠朝政,使得大理国的国力日渐衰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皇权皇位全无兴趣,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奇怪。
  段祥兴见自己的爷爷也不支持自己,只能放弃大理的皇位,同意将大理国并入华国。
  到了这个时候,柯镇恶终于开口,道:“既然如此,便设彩云自治省,段公子暂时担任这第一届高官吧!”
  段祥兴问道:“何为自治省,何为高官?”
  柯镇恶道简单解释了一番,段祥兴才恍然道:“所以我这高官只有执政之权,却无兵权,那何人领兵?”
  柯镇恶道:“暂时由我四弟南希仁统领,待彻底解决蒙古之患,再做调整便好?”
  段祥兴又问道:“高官可世袭否?”
  柯镇恶摇头道:“不可世袭,不过自治省的高官由治下百姓选举,若段氏有才德兼备的晚辈,未尝没有再当高官的机会,段公子任满之后,若政绩拔擢,也可入京城执宰天下。”
  段祥兴虽然知道这多半是安抚之词,但想一想,虽然段氏没有了世袭之权,却也多了去中原为官的机会,无法登临皇位的不满也缓解了不少。
  接下来四个多月时间,在段祥兴和华军的共同努力下,大理国的民生渐渐开始恢复起来,春种也都已经完成。
  到了五月,霍都果然又增兵十五万,再征彩云行省。
  此时大理早已经做好准备。
  南希仁带来的工匠,直接就地开采铜矿,铸造火炮数百门,分布在各大险关城池之中,蒙古大军虽然勇猛,但在山区之中,骑兵本来就无法发挥全部机动和实力,又被火器碾压。
  霍都一直坚持到第二年三月,这才终于无奈的发现,自己攻打大理的战略彻底失败了,无奈撤军。
  这次大理之战,是他即位以来,第一次大战,却草草收场,这对于他的威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为了重新竖立威望,他不得不再次发动新的战争。
  此时,他对于中原之地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便将矛头转向西方,发起了蒙古第二次西征之战。
  开元三九二六年,七月,柯崇云宣布设立川蜀行省、和彩云自治省,并设西南战区,以南希仁为司令,驻守彩云,柯崇风为副,驻守蜀中。
  八月,中原丰收,柯崇云认为蒙古大军西征,北方暂时没有战事,正是南征的最佳时机。
  八月底,柯崇云昭告天下,以南宋背盟,一面请求华国救援蜀中,一面私底下授意蜀中将领投降蒙古,首鼠两端为由,兴兵二十万,大举攻宋。
  从前,每逢战事,赵宋便会将岳飞抬出来,以鼓舞人心。
  这一次同样如此,且效果斐然。
  只是,让赵竑目瞪口呆的是,这一次的效果却是完全相反的。
  原来这些年,岳飞在宋人心目中已经被神话了,市井中传说,岳飞乃是佛祖大鹏金翅雕转世,所以字鹏举。
  而这两年,明教在南方传教,柯崇云金翅大鹏明王的传说早已街头巷尾尽知。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柯崇云就是岳飞转世,因为赵构当年冤杀了岳飞,所以明王转世之后先灭了金国,如今要来找赵家皇帝讨回公道了。
  如此一来,大宋境内的百姓非但没能如前几次一样同仇敌忾,踊跃参军,反而各地义军群起响应。
  华军三路齐出,势如破竹,大军过处,百姓夹道相迎,士绅豪强,有作奸犯科者,夺其土地,分与贫苦百姓。
  一路虽不停有士族大户带兵反抗,但却挡不住民心向背。
  开元三九二六年,十月,柯崇云率军攻入临安,赵皇帝一路南逃。
  开元三九二七年,五月,华军追到广州,赵宋皇室贵族欲乘船出海,洪水旗在海上拦截,遇风暴,宋帝携大臣逃往海外,柯崇云发现中华海军比之南方海军差了不止一筹,于是下令舰队放弃追杀,同时下令招募船工,组建渤海、东海两支舰队。
  至此中原、江南、川蜀、云贵皆入中华。
  柯崇云在开封之外,设东西南北四京为陪都,分别是:bj燕京府,南京江州府,东京金陵府,西京长安府。
  这一年七月,黄药师来到了开封。
  黄药师信守承诺,花了五年时间,走遍黄河流域,终于想出了治理黄河的方略。
  “我遍观黄河水道,断定五年之内,黄河必将再次决口,我有三策,可解黄河水患,皇帝自行斟酌。”黄药师脸上多了一层沧桑之色,但身姿依旧挺拔孤傲。
  柯崇云听说竟然有三策,忙躬身请教。
  黄药师道:“第一策,建坝修湖,束水攻沙;第二策,引水分流,循环往复;第三策,以木克土,正本清源。”
  柯崇云心中默念,若有所思。
  第一策很容易理解,自古治理水患便就有修建堤坝,造湖蓄水的先例,秦时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便有束水攻沙之效,使蜀中成为沃野。
  第二策柯崇云能理解一半,古来治水,堵不如疏,相传当年大禹治水,便是劈开了久坐大山,将洪水导入了大海。所以引水分流的意思,柯崇云能明白,只是后半句循环往复是什么意思,柯崇云便有些疑惑了。
  而第三策,以木克土听起来与治水毫无关系,着便让柯崇云一头雾水了。
  他也没有摆皇帝架子,当下恭谦询问道:“具体何解,还请黄岛主教我。”
  黄药师人称黄老邪,你对他尊敬有加,他反而对你不假颜色,你若对他不卑不亢,他反而能高看你一眼。
  眼下柯崇云的态度,显然正是他不喜欢的。
  不过他也知道事关重大,还是要说清楚为好,否则自己花费五年心血,走遍大河上下,翻阅经典,苦思冥想出来的治河妙法变成恶法,丢得却是他黄药师的脸面了。
  于是黄药师便很不耐烦的解释起来:“自古治河,有堵、疏二策,堵而不疏,祸在当代,疏而不堵,殃及子孙,喂有堵疏并用,才能得几百年安稳,然大河之患在土不在水,无论堵还是疏皆为治标之法,唯有正本清源,大河复清,才是千年之计。”
  柯崇云忙问如何正本清源。
  黄药师道:“我观典籍,一千多年前,黄河其实名为大河,河水并不浑浊,自春秋之后,河水逐渐便浊,老夫在上游走访三年,终于明白症结所在,该是春秋战国,上游伐木开垦严重,五行木克土,无木束土,沙土便随水入和,土又克水,上游时水急,危害不显,落入下游,泥土淤积,水不能过,是以泛滥。”
  若是柯镇恶在此,定然会对黄药师狠狠得竖起大拇指,能在这个时代便搞清楚水土流失的危害,黄药师不愧是有经天纬地之才。
  柯崇云虽不知道什么是水土流失,但是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的问题他还是清楚的,也明白黄药师的策略是要彻底从治理河中泥沙入手。
  这倒是一条前所未有的方略,只是实施起来恐怕会有些难度,所以柯崇云先放到一边,又问什么是循环往复。
  黄药师道:“黄河之所以改道,是因为中下游河床抬高,几乎成为地上悬河,清理下游河道,降低河床是必须要做一件事情,所以应该先使黄河改道,清淤之后,再导回去。再河水复清之前,泥沙淤积的情况是无法消除的,所以下游需要开三条入海河道,每隔十数年,便要轮流人工疏浚一次。”
  黄药师接着又详述起了具体的执行方略。
  这治河的三策每一策都可单独使用,但只有三策同使,才能标本兼治。
  “不知需要多久?”
  黄药师道:“先通淮河,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再建湖修坝,又要三十年,之后每隔十数年,更易疏浚下游河道,便是常例。至于正本清源之法,不用工匠,却需要更改上游百姓生存结构,或许百年都不会见到成果。”
  “好,朕相信岛主,便是耗尽一生,也要将这大河之患彻底根除。”柯崇云下定决心,随即又补充道:“只是治河事大,也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步隋炀运河之后尘。”
  黄药师闻言不由又高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一眼,心中忍不住又是一阵惋惜,大好的一个儿郎,却是个皇帝,否则当是蓉儿的良配。
  柯崇云可不知黄药师心中所想,琢磨了一阵之后,便召集了行政院、御史台和军机处的大臣开始商议具体的方略。
  南北一统之后,这治理黄河之事,便成了华国第一等的大事。这里需要移民、需要工匠、需要钱粮,还需要军队维持秩序,否则万一被有心人来一出“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戏码,那所有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所以治理黄河的工程在一开始就进行的十分缓慢。
  到了第三年,黄河下游流向淮河的支流才疏通了一半。
  而这一年,西征的霍都,携大胜之师返回东方。